激发消费活力 文旅赋能城市经济
2025-08-0320:03 | 来源:人民网
222


百度 而在审查动物和植物条目时,注意了与国家有关的动物、植物保护政策相一致的问题,对于已经被国家定为保护动物和植物的,一般都将“……可食”等语句删掉,避免误导读者。
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(记者王绍绍)从河北“这么近,那么美,周末到河北”的休闲邀约,到云南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的诗意表达;从贵州“村超”、江苏“苏超”引发的全民狂欢,到演唱会、音乐节掀起的消费热潮,如今的文旅产业正以多元形态融入城市肌理,成为拉动实体经济的新引擎。
当前,文旅经济的“热度”已显现出强劲动能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.3%,内需贡献率达68.8%,第三产业持续领跑,而文旅产业正是其中的核心增长极。
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报告印证了这一趋势: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突破113亿元,吸引近4000万人次观众;上海一季度40场大型演出直接带动消费超60亿元,73%的跨城观演人群推高周边酒店入住率至95%。
以一场巡演为例,演唱会资讯官宣24小时内,上海、青岛等四城酒店搜索量暴涨470%。而与演唱会有关的传播资讯类信息,更是带动不同品类的营业额大幅增长。一场演出激活一座城,已从现象变为常态。
更深层的“热度”,源于文旅与城市基因的深度融合。当前,博物馆、科技馆成为假日消费新宠,一场巡演带火官方伴手礼,一场City Walk让城市街巷成“打卡地”,这种“流量”到“留量”的转化,藏着文旅持续升温的密码:一方面,“粉丝经济”与绿色公益、传统文化碰撞出正向价值,让千年文脉借由现代传播“破圈”;另一方面,演唱会与市井烟火相融、球赛与地域风情共生,让文旅从“单点热闹”变为“全域沸腾”。
专家表示,要让这份“热度”持续升温,关键在于抓住三个核心:其一,以“特色”为根,深挖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、自然禀赋,避免同质化竞争;其二,以“融合”为要,推动文旅与商业、科技、公益跨界联动;其三,以“长效”为基,在流量爆发时筑牢服务根基,在热度沉淀后完善业态生态。
(责编:郝帅、吕骞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
推荐阅读
打开客户端体验更多服务
打开